林小发
林小发译《西游记》由专门出版世界文学名著的雷克拉姆出版社出版,首版的黄色封面上,美猴王手搭凉棚眺望。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30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在花果山的“应许之地”林小发和她的德语版<西游记>》)
最初译出了十回后,林小发曾把译稿和小说简介寄给几家出版社,都是婉拒。大约有十年,她都没找到愿意出版德译《西游记》的机构。是否继续翻译,她也踌躇过,但终究没有放弃。
“在德语国家的文坛,这本书原来是不存在的。”在瑞士人林小发(Eva Lüdi Kong)的印象里,除个别人略知一二,德国人与瑞士人对《西游记》几乎一无所知。
德语世界原来有《西游记》的两种译本。一种是原东德译者赫茨费尔德(Johanna Hertzfeldt)在1962年翻译出版的《西方朝圣(Die Pilgerfahrt nach dem Westen)》,依据是中文原版及一百回俄文译本,但采取总结性的翻译方式,诸多的诗词、回目、对话等均被删除。另一种转译自1942年出版的英文节译本《猴子:中国民间小说(Monkey: Folk Novel of China)》。《猴子》由英国汉学家阿瑟·韦理英译,胡适作序,翻译了原书100回中的30回。英译本主角名叫“猴子”,没有回目,也未翻译诗词,开篇即言道:“自世界起始,有一块石头……”
2016年10月18日,在第6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林小发译《西游记》首发,定价88欧元。初印2000册,原以为能卖一两年,没想到一售而空,过了短短五个月就准备印第四版。2017年3月23日,林小发获得了德国“莱比锡书展图书奖”的翻译奖。
2017年2月下旬,德译本出版约四个月后,译林出版社编辑王蕾将它的开头部分回译为现代汉语,发在微博上。开篇的定场诗,迅速引起中国读者的兴趣:“有一首诗说:太初混沌不分,/天地晦暗地混淆在一起;/万物模糊,横无际涯,/谁都没有见过那时的景象。……”它的原文是“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林小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中国读者的反应她根本没料到,“但现在想想当然也不奇怪”。林小发翻译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足足花了17年。对她来说,漫长翻译过程中的成长与挫折,恰恰应和了《西游记》的主题——取经。
老子的言语很有说服力
林小发现在定居老家瑞士比尔市,主要从事自由翻译。她在中国居住过25年。1968年出生的林小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来得很突然。1983年,中国广西的一个杂技团访问比尔,林小发被介绍册上的中国字迷住,开始自学中文。
那时候她也阅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在西方,《道德经》译本超过250种,主要为英语、德语和法语版本。她比较喜欢维克多·冯·施特劳斯的德译本,翻译时间早在18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