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翻译中

pic

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能否准确地认知、构建文化语境,通常取决于译者是否具备强烈的文化语境意识,取决于译者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的认知,以及对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中讲到:“民心相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交流,文化的深入交流更是无法脱离语境而孤立开展。“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爱德华·霍尔语)文化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彼得·纽马克认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要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要充分理解并准确翻译信号、代码和意义,就无法脱离文化语境。一旦脱离了文化语境,“文化上的细微差异可能就会影响人们理解和翻译文章的方式”。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能否准确地认知、构建文化语境,通常取决于译者是否具备强烈的文化语境意识,取决于译者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的认知,以及对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跨文化传播与语境

  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彼此支撑:文化语境由无数具体的情景语境构成,情景语境又受文化语境的支配。弗思认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及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经历,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是语境的一部分。对跨文化传播而言,语境是话语意义推理的先决条件,语境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可认知范围,如果超越可认知范围,传播就会出现障碍,再好的传播意图也无法实现。

  在跨文化传播中,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高度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或许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文化主流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乃至不同爱好或兴趣的人们之间等等。在跨文化翻译中,要做到对源语语篇的正确理解,译者首先要熟悉源语文化。译者不仅要培养和增强两种文化意识,还要学会塑造文化语境意识,自觉运用对比或比较的方法,研究本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异同,注意词语的文化语境内涵,避免造成文化休克或文化误读。语言意义受到文化语境的约束和管辖。因此,海然热提出“语言之所以有别,并不在于能否表达什么,而在于是否非得这么说不可”。

  语境对跨文化翻译的作用

  “语境意识”塑造是翻译的关键性操作。方汉文认为“跨文化翻译是文本的话语及其文化语境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必然会有交叉、碰撞与冲突,要恰当稳妥地处理并化解这种碰撞与冲突,就要求译者增强文化语境意识,提高文化素养。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认为:“翻译不仅仅是模仿,或者利用我们的话模仿别人的话,它还是对外文语境的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要让受众很好地理解原作者的意图,译者应想方设法、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受众提供恰当贴切的语境,目的是要让总体信息中的显性部分包含的信息,既非不足又非过分。跨文化译者需要精通语言,更要有通晓文化的文化语境自觉,深刻理解源文中的“话中话”和“义中义”,努力挖掘源文与译文中的深层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