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热心于翻译西方短篇小说

pic

编者按: 1917年,胡适通过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考试。同年他回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且参与编辑《新青年》。100年后的今天,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联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举办“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胡适”展览。此次展览包括胡适自己编辑的一套影集的部分呈现,罗斯福总统写给胡适的信件等。4月22日,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副主任邹新明带来胡适专题展学术讲座的第二场《胡适留美期间对西方短篇小说的阅读与译介》。胡适何时开始接触西方短篇小说?何时开始翻译西方短篇小说?他对西方小说有怎样的认识?在此次演讲中,邹新明结合胡适的日记、藏书以及其他资料,一一给出答案。本稿件根据邹新明演讲及文章《胡适留美期间对西方短篇小说的阅读与译介》整理。  

邹新明认为,胡适对西方小说的兴趣和阅读,大致开始于上海求学时期,并持续终生。而他对西方短篇小说的译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上海求学时期,大致为接触尝试时期;留美时期,大致为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时期;1919年时期,大致为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实践时期;1923-1928年时期,大致为成熟时期。

1907-1910年:留美之前的阅读体验和翻译尝试

胡适在绩溪上庄念私塾时期,便对小说产生兴趣。1907年,胡适在上海读书时,曾作读书笔记数篇,记录自己读西方小说中译本的心得,比如《铁锚手》、《爱国二童子传记》、《十字军英雄记》、大仲马的《侠隐记》以及《续侠隐记》。1908年,胡适已经尝试翻译西方短篇小说。这年4月21日,他在《竞业旬报》第12期发表翻译故事《生死之交》,次年8月26日,又在《安徽白话报》发表翻译小说《国殇》。

此外,在胡适所藏Short Story Classics(Foreign)(以下简称Short Story Classics), Vol. II 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卷,收录的Edmondo de Amicis的“The Little Sardinian Drummer”的介绍页上,有胡适题记:“此篇余尝为《安徽白话报》译成汉文,名之曰《鼓童》。”【图1】《安徽白话报》1908年创刊于上海,出至第六期,因报馆火灾停刊。1909年9月复刊,1910年初停刊,故此短篇可以确定也是胡适在上海求学期间翻译的。

1910年2月22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云五劝余每日以课余之暇多译小说,限日译千字,则每月可得五六十元,且可以增进学识。此意余极赞成,后此当实行之。”可以看出,胡适在上海求学期间的翻译,大致主要还是出于生计和贴补家用的考虑。

1910-1917年:留美期间的翻译以及对西方小说的认识养成

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读农科。据现有的材料看,胡适留美期间翻译西方小说最早的发表时间为1912年,其时胡适刚刚弃农转文,不仅学农时的补助没有了,而且要把之前领取的退还,因此,胡适留美之初的小说翻译,主要还是解决生计问题。

据考证,胡适留美期间翻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都德的《最后一课》,当时胡适译为《割地》。在1912年9月的日记中,胡适写到:“夜译《割地》,未成。” 9月29日又写:“夜译《割地》成。寄德争,令载之《大共和》。”当年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报》刊载了《割地》,1915年,上海《留美学生季报》春季号重新刊出,小说的名称仍用《割地》。胡适留美期间翻译的第二篇短篇小说是《柏林之围》【图2】,仍为都德所做。大致翻译于1914年8月25日,发表于1914年11月10日《甲寅》第1卷第4期。

胡适对西方小说的认识,较早出现在他1915年7月13日给族叔胡近仁的信中,他说:“老叔近有志于著小说,来书中屡言及之,今愿为老叔一陈所见。”从这封书信,可以了解胡适对小说的关注和认识。在谈及西方小说译本时,胡适说:“译本则林译之迭更司之《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贼史》,司各得之《十字军英雄记》、《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小仲马之《茶花女》皆世界名著,有志于小说者不可不三复读之。君朔译之大仲马之《侠隐记》、《续记》、《法宫秘史》(三书是一部大书)亦可诵。”胡适上面的推荐,大致不出其上海求学期间所接触的汉译本。胡适在信中指出,“小说之宗旨有二:一以娱人,一以淑世。”“无论娱人淑世,小说之法不出两端:一在布局叙事,吾国小说盖以状物写生胜,西方小说则兼二者之胜。今当以西方之结构,补吾之不足。前所举各书中,布局最奇者,莫如《撒克逊英雄略》,……”大概是因为与不通外文的胡近仁讨论,因此仅限于中译本。在谈及短篇小说时,胡适又说:“短篇小说尤不易为,年来译有二三篇,最近有《柏林之围》一篇载《甲寅》第四号,乃法国名著也,曾见之否?”